從2017年春節開始,快遞基層網點就頻頻爆出“用工荒”“網點停擺”“老板跑路”“快遞員被打”……這些惡性現象就如“感冒”一般,總會不定期出現,而對于這些處于末端的網點來說,這般“生病”究竟為何?
“病因之一”:“漲價找死,不漲價等死”
近年來,價格持續走低的背后,是基層網點愈演愈烈的價格戰。數據顯示,我國快遞平均單價從2007年的28.5元下降至2016年的12.8元。也有業內人士透露,3年前,北京同城的快遞價格大約為10元左右,現在僅要8元左右,需求較為集中的學校和單位還能享受6元的優惠價。
除此之外,有些基層網點為了沖量(因同行間面臨著市場份額的爭奪,總部的業績考核和罰款逼迫網點去收更多的快件),大量承接一些可有可無(微利甚至虧損)的單子,雖說這是快速增量的最有效途徑,但此種方式無異于飲鴆止渴,絕非良策。
有網點負責人表示,不同快遞網點為爭搶客戶甚至直接采取惡意壓價行為,行業甚至形成誰提價誰就沒有市場的局面。目前快遞業的平均毛利潤只有3%-5%,每單毛利潤從0.3-0.5元到3-5元不等。有的網點在承接大批量業務時,每單的利潤甚至低到3-5分。
不難看出,雖然快遞業務量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,但快遞業持續多年的價格戰,讓行業徹底淪為低價玩家的競技場,甚至進入“分毛”時代。
“病因之二”:被電商“綁架”
當下,隨著市場低價持續競爭,電商對快遞價格敏感度依然較高。而快遞間的同質化服務,也使得電商對快遞的議價能力提升,為服務好“上帝”,基層網點在價格談判時只好忍氣吞聲。
眾所周知,基層網點的利潤主要來自于收件,但收件業務量的75%左右來自電商,電商則利用自己的貨源優勢打壓快遞價格。可以想象,在電商對網購消費者提供“包郵”“滿額免郵費”等優惠的背后,支付給基層網點的價格則被壓低。
此外,由于快遞企業對電商的依賴度極高,甚至有電商利用所謂的互聯網“流量”思維,將商品的采購價格和賣出價格“平進平出”,只靠賺取快遞費差價盈利。
顯然,在業務量成倍增長的背后,也有被逼無奈的辛酸,被電商“綁架”的基層網點,日子著實不好過。
“病因之三”:收件難成障礙
屋漏偏逢連夜雨,以往基層網點的利潤主要來自于收件,但近幾年,不僅收件利潤低,基層網點還面臨著件難收的困境。
據悉,目前大型電商企業逐漸入倉(在供應商與電商平臺線上交易的過程中,為兩者進行線下交付,完成交易,將客戶貨物經過運輸、交倉等物流操作交付至電商平臺倉庫、商超倉庫的服務),淘寶客戶也從城區搬到郊區,甚至轉移到中西部地區,網點增加收件量的難度越來越大。
但是,快遞屬微利行業,投資大周期長,抗風險能力差,在地段太貴和太偏遠地區建立網點顯然盈利較困難,如果強制建立,一旦超出收支平衡,網點將難以維系。
“病因之四”:被總部“掏空致死”
基層網點不但游走在零利潤甚至虧損的邊緣,而且總部對其服務要求越來越高,隨時面臨罰款風險。
據悉,當前快遞企業提高基層網點服務常用的主要手段就是以罰代管,各種罰款條目層出不窮,讓基層網點苦不堪言。而總部對服務質量的高標準則必然增加基層網點的罰款壓力,對基層網點而言更是雪上加霜。
一方面是行業薄利、網點虧損,一方面是總部對投訴、延誤、遺失、錯發、虛假簽收等類目收取高額罰款,“夾縫求生”的慘象導致基層網點生存艱難,進而倒閉……
“病因之五”:“內耗而死”
殊不知,在現實生活中,有些基層網點是被總部的蠻橫罰款“掏空致死”,而有些網點則是被內部浪費“內耗而死”……
據悉,當前虧損的基層網點往往存在人員利用率不高、物料損耗嚴重、罰款居高不下等問題,很多錢因為內部管理不當、成本控制不嚴而白花花的流失。就好似好不容易從客戶那里每票賺來的五毛錢,內部卻浪費了一兩元,其結果自然是網點的虧損。
簡言之,基層網點負責人對罰款感知較為明顯,因為總部直接產生扣款,但在成本支出方面的浪費,則容易被忽略。這些浪費就像手捧沙子,雖然感知不到它的流失,卻會積少成多。
“病因之六”:成本高居不下
原來做快遞是從客戶處收件利潤高,人員、場地等支出的成本較低;現在做快遞是收件利潤像紙一樣薄,成本卻逐年增加。
人工方面,勞動力越來越貴,不但工資要有生存保障,且日常加班需額外支付加班費才能留住人。但即使這樣,還是有很多員工會“一言不合就離職”。
基層網點安家難。隨著各省市房價、租金快速上漲,基層網點租房成本已占運營成本的20%至25%。而尋找一塊合適的經營地點也并不容易,快遞網點作業時常到凌晨,還經常遭到社區業主投訴。
此外,基層網點在購車方面屬于剛性支出。快遞業務量的高速增長,大部分網點派件量逐年增加,這些增長的快件均需從分撥中心拉回到網點派送。為保障時效、降低司機工作量、節省油費,增加車輛就成為必然之舉。一輛廂式貨車的價格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,購車成本最終要由基層網點自行承擔。
各種成本的上升對于自負盈虧的快遞基層網點而言,日漸成為“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。”
“病因之七”:總部業績承諾
外熱內冷,看似矛盾,卻是當前快遞基層網點的真實寫照。據悉,對于已相繼上市的各大快遞企業,還有業績承諾壓力。
快遞企業上市之初紛紛簽署了業績對賭協議,對未來3年的利潤做出承諾??爝f企業總部主要是靠面單來盈利的,業務量規模越大盈利越多,規模效應明顯,因此總部為了保證能夠完成承諾業績,必將加大基層網點的業務量考核力度,每年業務量考核翻倍都是常態,一旦基層網點不能完成任務又要面臨重額罰款。
不僅如此,隨著上市后各家企業財報數據的透明,也會引起企業間對盈利數據的相互攀比,最終壓力還是會轉嫁到基層網點頭上。
常說根深葉茂,對于整個快遞網絡中最龐大也是最薄弱的基層網點來說,養活自己,滿足“大樹”發展需求,已是最基本訴求。如果經常“感冒”,或得不到有效供給,那么“大樹”將傾也可預見,接下來,要如何避免這些問題,讓行業健康發展,讓消費者能夠享受更加便利的服務,值得業界深思。
上海棟彤物流有限公司,是上海市一家綜合性的網絡化、信息化、現代化物流公司,公司成立于2007年,注冊資金200萬元,公司自成立以來,一直秉承“客戶至上、服務第一“的經營理念,現已成為組織健全、經驗豐富、設施完善、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專業化、信息化的上海物流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