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分,企業選擇把自己的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,從而騰出更多的人力、財力、物力去發展主營業務、優勢業務。但選擇第三方物流公司,不僅僅是從業務上轉交給他們去運作,更是要看兩個公司在服務理念、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契合度,從而達到強強聯合的目的。
那么在選擇第三方物流公司時,貨主又是如何篩選和甄別的呢?
1、物流服務的方向與目標清晰
如果選擇把自己的物流業務外包,必須明確企業的物流方向與目標,要達到一個什么層次的服務水平,成本要控制在哪個范圍之內,根據確定的目標去選擇合適的物流服務商。如果在選擇前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,往往在服務和成本之間形成偏差,給企業造成損失。
2、只選對的,不選貴的
在根據物流目標選擇服務商時,結合自己的業務去有的放矢的選擇,不是說那些大而全的企業就是最好的,比如說同城的小件配送業務,選擇順豐不見得就是最優的方案。根據自己業務的特點去選擇服務商,既達到了自己物流服務水平,又降低了自己的運行成本,達到1+1>2效果,而不是盲目的去追求服務商的品牌和知名度。
根據自身企業的規模、發貨量大小,客戶分布和需求選擇以“我”業務為主的服務商。規模不能太小,否則風險不好控,服務意識較差,管理能力提升空間有限,沒有合同履約觀念和能力;也不能選擇規模大的,自身業務量占比對方太小,物流服務商資源集中度不夠,后續服務保障和溝通成本會很大。
3、行業內口碑好的公司受青睞
目前的三方物流市場,大家其實都是在拼口碑,口碑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的,需要長期不懈的去堅持。在物流這個行業,口碑比廣告效果要好的多。在選擇服務商時,也要去調查其口碑情況,承諾的時間能不能送達,損壞丟失的貨物可否及時賠付,顧客、同行的中的口碑都應成為選擇的評判標準。
4、個性化的服務商更受歡迎
物流行業,尤其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最后一公里配送,顧客的需求千變萬化,企業在選擇服務商的時候,就要充分考慮到目標顧客的業務需求。比如一早一晚收貨、周末收貨,這個時候就不能選擇朝九晚五、周末雙休的服務商。貨主在選擇服務商的時候,看中的是服務商的運作機制是否靈活,能否根據客戶需求的變化隨時做出改變。
5、業務形態決定服務商選擇
快消品行業選擇儲運網絡比較全、最后一公里運輸資源豐富及信息化程度比較高的企業;大宗物品選擇車輛資源比較豐富的以運輸為主的企業;汽車、醫藥、化工等專業性比較強的企業選擇以本行業業務為主的企業等等。
6、信息化、標準化成為趨勢
移動互聯時代,物流也在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,企業在選擇服務商時,會充分考慮其信息化水平,倉庫管理、貨物運輸的可視化、透明化水平等等。一個信息化技術高的服務商,有助于企業對商品、在途運輸的管理,可以隨時對庫存情況、簽收情況進行調取,便于更加迅速的做出決策。
要服務貨主 /上游客戶,這是前提。
要優化我們的流程標準,這是關鍵。
要強化我們的服務能力,這是核心。
要確保一支專業的團隊,這是基礎。
“客戶”就像水,隨時都會流掉,提供他們所需的物流服務才是硬道理。
上海棟彤物流有限公司,是上海市一家綜合性的網絡化、信息化、現代化物流公司,公司成立于2007年,注冊資金200萬元,公司自成立以來,一直秉承“客戶至上、服務第一“的經營理念,現已成為組織健全、經驗豐富、設施完善、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專業化、信息化的上海物流公司。